欢迎访问NMN观察-关注中国抗衰老研究

NMN观察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NMN俱乐部 >

NMN俱乐部

四川省中医药人才 中医临床研究(糖尿病)基地

发布时间:2019-02-28 18:26NMN俱乐部 评论

中医药教育面临的新常态

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瓶颈问题是人才的发现、培养、储备和使用问题,中医药人才总量不足、分布不合理、服务能力不强、基层人才匮乏、高层次领军人才缺少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二是医学教育改革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医学教育体系存在主线条不清晰、与临床要求脱节、多种学制学位和培养模式并存、临床技能培养滞后等问题,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医教协同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医学教育发展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联系,加推进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三是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刘延东副总理对中医药“五种资源”的重要论述,《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2015-2020)》以及推动中医药事业“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对中医药服务领域和范围的拓宽,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要结合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大局,统筹推进各类各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中医药教育要以全面深化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评价机制改革为重点任务,以医教协同为工作机制,建立“一、二、三”工作目标,就是构建一个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人才培养与评价两项改革,健全院校、毕业后、继教三个阶段的教育制度。四川省的中医药教育体制完善,三个阶段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均较健全,过去几年做了大量非常有成效的工作,下一步通过找准方向,明确目标,把握重点,全力推进,一定会在全国起到引领与示范的作用。

加快推进中医药院校教学改革

四川有成都中医药大学、泸州医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等9所高校举办了中医药类专业,有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省针灸学校、达州中医学校等中等职业院校,多年来培养了大量的中医药人才,要贯彻落实《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全面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工作,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师资队伍、重点学科等方面建设,全面推进中医药院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使院校教育与医改的需求、临床的需求相结合,培养能快速适应临床的中医药技术人才。四川的中医药院校还要注重中医基础课程师资队伍的培养,有计划地培养强基础、懂临床、用经典的双师型基础课程师资梯队。

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发展中医药现代职业教育,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在中医药教育服务健康产业中,四川应该先行一步,在优势特色专业设置、师资配备、教学条件提高上抓紧工作,力争突破,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健康产业发展培养一大批技能突出、品德高尚的专业型人才。

继续做好规范化培训工作

四川省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自2011年启动至今,已有中医住院医师规培基地30个,其中国家级13个,现有在培人员1500余人,在招生录取、注册备案、日常培训、结业考核及基地管理等方面都已进入规范化运行。在全面推进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同时,不断探索建立中医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对规培基地能力建设,加强管理督导,提高培训质量,同时促进基地单位带教、学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大力宣传政策,鼓励各规培基地主动在辖区内宣传,开展招生动员工作,进一步挖掘潜力,逐年稳步扩大规培的招生规模。继续做好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师资培训工作,促进基层中医药人员提高服务能力。

全面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工程

四川在中医药传承创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在完成国家级各类师承、优才、工作室建设项目的同时,创新性地开展了“中医药高级人才研修班”“集体带集体师承”“省级名师带县级继承人”等形式的师承工作,组织全省进行“川派中医名家学术及临床经验研究”和系列丛书编纂,基本建立起了省、市、县级师承体系,今年将组织实施200名导师带教600名徒弟的省级师承项目,在传承与创新方面成绩斐然。在今后一段时期,应更进一步加大师承工作力度,保质保量完成国家级传承相关工作,加强对师承各类工作的质量控制,促进各单位注重对传承工作室的长期运行的规范化管理,使传承与创新成为各单位自觉的常态性工作,还要继续开展县级中医临床技术传承骨干培训项目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项目,推进基层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

长期坚持继续教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