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要早发现早治疗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多的国家。
由于国人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度不高,不少人群对骨质疏松的发现和治疗也存在一些误区,导致骨质疏松症患者仍不断增加。近日,四川省疾控中心、省预防医学会慢病分会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 《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专题解答了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相关问题,希望有更多的人群了解骨质疏松症,预防和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但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感觉。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髋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存活者中5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骨质疏松症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影响。先天因素指种族、性别、年龄及家族史;后天因素包括药物、疾病、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年老、女性绝经、男性性功能减退都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少、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
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老年后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钙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嗜烟、酗酒、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高磷饮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的风险,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中国人饮食中所含维生素D非常有限,大量的维生素D3依赖皮肤接受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后合成。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任何时候治疗都比不治疗好
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比不治疗好。及早得到正规检查,规范用药,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骨折发生风险,缓解骨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其防治策略包括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两部分。基础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骨健康基本补充剂。调整生活方式包括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注意适当户外运动,避免嗜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药物治疗包括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以及一些多重机制的药物,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
骨质疏松症的9个误区
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食油腻,坚持喝牛奶,不宜过多食入蛋白质和咖啡因。
治疗骨质疏松症等于补钙。简单来讲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的异常造成的,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特有的现象,与年轻人无关。骨质疏松症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饮食中钙的摄入少,体瘦,又有不良嗜好,就会使骨质疏松症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
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时已晚。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而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当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高危人群无论有无症状,应当定期去具备双能X线吸收仪的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了解骨密度变化。
骨质疏松症是小病,治疗无须小题大做。骨质疏松症平时不只是腰酸腿痛而已,一旦发生脆性骨折,尤其老年患者的髋部骨折,导致长期卧床,死亡率甚高。
骨质疏松症治疗自己吃药就可以了。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当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综合治疗。
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宜静不宜动。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
骨折手术后,骨骼就正常了。骨折手术只是针对局部病变的治疗方式,而全身骨骼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未得到改变。因此,我们不但要积极治疗骨折,还需要客观评价自己的骨骼健康程度,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防止再次发生骨折。(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省预防医学会慢病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