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胆囊的影响 男人少了这个东西后果严重
提起结石,相信各位朋友们对这个也都不是很陌生,胆囊结石就是常发的一种,而且危害性也很大,如果严重的话可能会逼得不得不切除胆囊,那么大家知道切除胆囊的后果是什么吗?切除胆囊的影响有什么以及切除胆囊的作用,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胆结石属于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有些人发现胆结石急于一切了之,其成想后患无穷,后悔晚矣!多年来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胆结石发病的一些特点,以下我们认识一下胆结石的前世今生。
1、胆结石又称胆囊结石,是胆囊内形成的凝结物,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一般来说,胆结石没有发作症状,有的患者偶尔会出现腹胀、食欲不佳或厌油腻食物,或者出现双肩及后背部发沉等表现。
胆结石发作,一般是由于小的结石颗粒随胆汁排泄进入胆道,造成阻塞而出现剧痛症状。有的结石进入胆总管可出现黄疸、胆管炎和胰腺炎等并发症。
2、患者的高发群体从中年群体逐渐年轻化,甚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已经开始受到胆结石的威胁。
3、胆囊炎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了10%左右,而80%的胆囊炎患者会伴有胆结石。
4、胆结石的发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体的自然腔道都有自洁功能,当胆汁的排泄通路流畅的时候胆道就很少发生问题。
由于生活习惯或疾病原因,胆道排空不力,沉积的胆汁就会发生结石,出现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结石、胆管结石甚至肝内胆管结石等。
5、临床上可以见到很多病人,体检时发现有胆结石,并没有任何症状,但是很多人选择了切胆治疗,那么发现胆结石就要切胆吗?很多切胆治疗的患者比治疗前还要痛苦,即发生了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是指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症状没有消失,或者在此基础又有新的症状发生,是一组症状的组合。常见的症状有腹痛、黄疸、胆总管扩张、肝功能障碍。
6、由于胆结石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其发生率也是相当之高,每个患者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并不是所有胆结石的患者都要进行胆囊切除。通常而言,对于胆结石的治疗分为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三个阶段。
7、无症状患者:控制饮食,定期随访 对于无症状胆结石患者,可以不做任何治疗,相当部分人终生带石,并未引发症状。此类患者中,对于高血脂或者高脂肪饮食的患者,需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饮食清淡、少食油腻、多多运动,有时解释可能逐渐缩小。此外,还需定期做B超检查,每年一次即可,体检时会常规检查该项目,观察结石大小、胆囊大小和囊壁的变化。
如随访中发现胆囊萎缩或囊壁增厚的情况,此时不排除有发生胆管癌的可能,需进行胆囊切除。 另外,对于因同时患有其他需要进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通常主诊医师会建议同时切除掉有结石的胆囊,这是因为手术干扰后患者胆囊炎的发生率会大大升高,而且手术后一旦发作胆囊炎,会给胆囊切除手术带来难度和风险。
8、如果胆结石引起的胆绞痛一年内反复发作三次以上,那么可以考虑手术切除。确实需要手术治疗的话,胆囊切除术是最佳的选择。随着医学的进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得到广泛应用,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切除后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良好适应,因此只要手术指征明确,手术切除胆囊是安全可行的。
9、胆囊切除后要注意什么?胆囊的功能是储存、浓缩和排出胆汁,帮助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切除胆囊后上述功能肯定会受影响,主要表现在大量进食脂肪类食物后会腹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机体会使胆管扩张来部分代偿胆囊功能,一般2~3个月后就能够正常消化吸收食物。
因此胆囊切除术后要注意低脂饮食,少食油腻、肥肉、蛋黄等食物,不要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遵守合理的用餐规律。
什么情况下才切除胆囊
(1)急性胆囊炎的症状严重,用药物治疗没有好转,病人腹痛不止;有发热发冷,腹部检查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和腹肌紧张,胆囊逐渐增大,血液化验血中白细胞明显升高,这时就应及时施行胆囊切除术。
(2)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炎,胆囊壁有明显增厚,胆囊的浓缩功能明显减退,从而引起长期的消化不良症状或因反复发作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者。
(3)有症状的胆囊结石病人。
(4)胆囊管已发生阻塞,引起胆囊积水或胆囊积脓。
(5)胆囊息肉大于5mm,且有增大的趋势者。
(6)胆囊因外伤而发生破裂穿孔者。
(7)胆囊恶性肿瘤。
一般情况下,一些病情较轻的胆结石、胆囊息肉这类病症是不需要切除胆囊的,只有严重的时候才考虑切除胆囊,胆囊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器官,千万不要忽视了对他的保护。
胆囊切除术后的远期副作用可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消化不良,腹胀腹泻
胆囊除具有储存、浓缩和收缩等功能外,还具有复杂的化学功能和免疫功能。
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经肝内外胆管沿胆囊管,进入胆囊进行存储和浓缩。浓缩后的胆汁要比肝脏分泌胆汁浓缩30倍,留作进食高脂肪餐时,排入肠道参加消化。如果胆囊已经切除,就失去了这部分高浓度胆汁,在进食高脂肪食物时身体只好耐受消化不良,而导致腹胀腹泻。
2.胆囊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液的向胃返流,胃液向食管的返流
近年来这种报导明显增多,同时亦有相关的实验对照研究证实。其原因是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储备功能的丧失,导致胆汁由间歇性和进食有关的排泄变成了持续性排入十二指肠,此时返流入胃的机会增多,导致了胆汁返流性胃炎或食道炎,给病人带来了很多痛苦。
3.胆囊切除术对结肠癌发病率的影响
近年来,许多欧洲学者发现在患结肠癌的病例中,不少病例都有胆囊切除的病史,有学者指出: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生的危险性较未行胆囊切除病例增加45倍。
动物实验指出:次级胆汁酸能直接增高动物结肠癌的发生;对照研究发现胆囊切除能增加肠黏膜的增殖活动,从而促使癌变的发生。
胆囊切除后胆汁的质和量的改变才是大肠癌变的主要原因。肝脏分泌出的胆酸为初级胆酸,进入肠道后与细菌接触,而成为次级胆酸量的增加。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功能丧失,初级胆酸24h持续不断地流入肠道与细菌接触,从而产生大量次级胆酸;结肠内的次级胆酸的浓度,故胆囊切除术后癌种好发于右半结肠。
因此,关于胆囊切除术后促进结肠癌发生的机制普遍认为:胆囊切除术后更多的胆汁循环影响了细菌的降解,由此产生胆盐池中的次级胆酸的含量和比例增高,而次级胆酸具有致癌或协同致癌作用,故易发生结肠癌变。
4. 胆囊切除术后导致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