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NMN观察-关注中国抗衰老研究

NMN观察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抗衰老观察 >

抗衰老观察

与日光照射相关的皮肤病:日晒伤、外源性光敏性皮炎

发布时间:2021-06-22 10:15抗衰老观察 评论

  春夏之际,阳光明媚,紫外线辐射增强,夏季花草植物茂盛,各种花粉传播,过敏体质的人吸入或接触花粉、粉尘,以及高温、炎热、紫外线照射等,均可引起皮肤过敏症状。

  春夏是皮肤过敏的高发、易发季节。

  皮肤是人体最外面的器官,直接与外界接触。皮肤也是免疫器官,某些过敏原作用到皮肤,均首先引起皮肤的过敏性疾病。

与日光照射相关的皮肤病:日晒伤、外源性光敏性皮炎

  太阳光是混合光,而影响皮肤健康的主要是紫外线。太阳光紫外线中的短波紫外线全部被大气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球表面,因此引起光过敏的主要是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

  常见的与日光照射相关的皮肤病有以下几种。

  日晒伤

  日晒伤又称日光皮炎或晒斑,是由于强烈的日光过度照射(主要是日光中的UVB)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属于急性光毒性反应。

  一般来说,长期在城市生活、室内工作等缺乏强烈日晒的人,突然去海边游泳、钓鱼或日光浴,或肤色较白的人,是急性皮肤炎的易发人群。

  本病多见于春季和夏季,于日晒4~6小时后出现皮损,至12~24小时达高峰。皮肤一旦被晒伤,表现为光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水肿,重者出现水疱、大疱;自觉症状一般先有局部瘙痒或灼热感,继而出现灼痛或刺痛,衣物摩擦尤重,往往不能安睡。皮损范围广且严重者,可出现寒战、发热、心悸、头痛、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等。轻者红斑于1~2日内逐渐脱屑而消退,并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

与日光照射相关的皮肤病:日晒伤、外源性光敏性皮炎

  外源性光敏性皮炎

  外源性光敏性皮炎是指摄入或接触某些外来的光敏物之后,再接受光线而发生的皮肤光敏性反应。

  外源性光敏物是指某些药物或食物,或具有光敏作用的化学物(如化妆品、食品防腐剂和添加剂,以及家庭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使用的一些化学剂)。这些化学剂的共同特点是分子量较小、有双键的环或多环结构,它们均能吸收紫外线并大多可发出荧光。

  外源性光敏物可引起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

  引起光毒性反应的常见光敏物

  如煤焦油衍化物,磺胺、四环素等;

  引起光变态反应的光敏物

  如某些抗真菌药、磺胺类药;

  某些遮光剂、漂白剂、香料;

  动物如泥螺;

  植物如灰菜、紫云英、芥菜、萝卜叶、芹菜、小白菜、马兰头、莴苣、马齿苋、无花果、竹枝寄生菌等。

  某些中草药如白芷、补骨脂、芸香、荆芥、独活、龙牙草等。

  发生外源性光敏性皮炎的原因多种多样。

  例如……

  夏季农民接触农药或杀虫剂,可导致光毒性皮炎或光敏性皮炎;

  接触沥青或焦油的工人可在接触部位出现光接触性过敏性皮炎,初在光暴露部位,以后在非光暴露部位也可出现皮疹,自觉瘙痒、灼热感;

  夏季食入某些野菜可引发光毒性皮炎;

  过多食用泥螺后又在强烈日光下照射可引发皮肤炎症反应,即泥螺日光性皮炎,本病常见于沿海地区人群,常在食用泥螺再加上暴晒3~4日内发病。

  多形性日光疹

  多形性日光疹是一种常见的多形性皮疹,反复发作的光敏感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春季和夏初,常在夏秋季后缓解,但来年仍可复发。

  此病有日晒30分钟至数天的潜伏期,在光暴露部位出现成群瘙痒性损害,若受损部位遮盖不再暴露,则在数天内可逐渐消退。

与日光照射相关的皮肤病:日晒伤、外源性光敏性皮炎

  光化性唇炎

  光化性唇炎又称夏季唇炎、日光性唇炎,分为急性光化性唇炎和慢性光化性唇炎。光化性唇炎是因过多接受日光照射而引起唇黏膜损害,夏季症状明显。最易引起唇炎的是日光中300~350nm的紫外线。

  光化性唇炎的发病与季节有明显的相关性,一般是春末发病,夏季加重,秋天减轻。

  发病人群常见于经常在风吹日晒环境的海面上、气候干燥的沙漠地带的野外工作者,以及高山地区的居民。

  其炎症反应强度与接触光线的强弱、照射时间的长短和唇黏膜损伤的范围大小以及个人对光敏感的程度有关。

  夏季皮炎

  夏季皮炎是夏季常见的皮肤病,由于持续高温、闷热而引起。

  皮损通常发生在四肢伸侧,尤以两小腿胫前区皮肤更为多见,常对称发生,自觉瘙痒和灼热感。

  病变严重程度与气温高低和湿度大小有密切关系。气温高、湿度大持续时间(数天)长,则发病部位多、皮损加剧、瘙痒明显;天气凉爽后皮损很快消退而愈。

  痱子

  痱子也称粟粒疹,是由于外界气温高湿度大、出汗不畅而引发的小水疱和丘疹。

  高温闷热的环境下由于出汗过多和蒸发不畅,致汗孔堵塞、汗管破裂、汗液外溢渗入到周围的组织,很容易引起发病。

  另外,紫外线照射、汗液浸渍、角质层脱脂及表皮较多的细菌繁殖,均能导致汗孔闭塞、汗液排泄受阻、汗管破裂而引发痱子。

  痱子的临床表现有三种,红痱(红色粟粒疹)、白痱(晶形粟粒疹)和深痱。临床上常见的红痱多见于热带地区;白痱损伤的主要表现为针尖到针头大小,色白而透明水疱,无炎症,成批出现,常集中于身体某一部位,如颈、胸、腹或腰两侧,无自觉症状,多于1~2天内吸收,有轻微脱屑。

  以上为《中老年保健》杂志作品,如转载须获得本刊授权!

  专家简介

与日光照射相关的皮肤病:日晒伤、外源性光敏性皮炎

  汪晨中日友好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从事皮肤科专业近40余年。

  专业特长:皮肤科临床和皮肤病理,擅长治疗各种过敏、感染、红斑鳞屑性皮肤病;水疱、大疱性皮肤病,皮肤肿瘤,红斑结节,性传播性疾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等结缔组织病,代谢性皮肤病以及各种疑难性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