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外阴炎病因:幼女雌激素水平非常低,外阴自净作用较弱
1岁8个月的小小最近很是烦躁,动不动就哭闹,妈妈看见小小经常去挠抓外阴,给小小洗澡时发现外阴红红的,还有点黄色的分泌物,妈妈赶紧带小小来医院看皮肤科,医生查看后诊断为女童外阴炎。什么?妈妈当时就震惊了,小小年纪怎么就得了妇科病?原来最近小小臀部长了湿疹,妈妈就给她穿了开裆裤,竟引发了妇科病。
青春期前幼女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其外阴部位的炎症是小儿妇科最常见的疾病, 称女童外阴炎。外阴瘙痒、外阴潮红、分泌物、有异味,疼痛、搔灼感、甚至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患儿出现哭闹、烦躁不安或用手搔抓外阴等是女童外阴炎的症状。检查时可发现外阴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黏膜有充血, 有少量分泌物,阴唇内侧有抓痕。其发病率较高,且有逐渐增高趋势,尤其是 6—12岁的女童,夏季为高发季节。
女童外阴炎的病因是什么?
①幼儿的外阴发育差,不能遮盖阴道口, 细菌容易侵入;
②幼女雌激素水平非常低, 外阴及阴道的自净作用较弱,外阴皮肤常缺乏油脂保护,受尿液、汗液、粪便等刺激易导致细菌感染。
③幼儿的卫生习惯不良,加之多数幼女及家长没有清洁外阴的习惯,玩耍时外阴与地面、砂粒和脏手指接触;
④年龄小误放异物。这些特征是造成幼女外阴炎的相关危险因素。
其他潜在因素如肥胖、全身性疾病 (如糖尿病) 、外阴皮肤病和免疫状态改变也与发病有关。近年来对女童外阴炎的报道多集中在病原学研究方面, 但大多数小儿外阴炎为非特异性炎症,最常见的原因是外阴卫生状况差引起的感染。外阴卫生不洁是女童易患外阴炎的重要原因。
女童外阴炎发病以城市儿童多见 (74.5%) , 多因直接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物品被感染, 女童外阴炎传播途径与成人有很大不同, 以游泳、洗澡等公共场所传播为首要途径, 以间接接触传播为主。
而病原菌除了一般致病菌外,蛲虫、滴虫也可以引起炎症。表现为小儿外阴部红赤, 阴道可有少量黄白色分泌物。
女童外阴炎的危害有哪些?
可出现外阴瘙痒、疼痛、搔灼感、甚至引起泌尿系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使孩子哭闹、烦躁不安或用手搔抓外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治疗不及时,可反复发作,并诱发其他疾病,如硬化萎缩性苔藓、阴道肉芽增生,甚至可造成阴道粘连,排尿困难,有时还可出现阴道炎性溃疡,严重者愈合后可发生炎症粘连性阴道闭塞。
治疗方法有哪些?
①保持阴道清洁、干燥、减少摩擦;
②针对病因体选择治疗方案;
③对症处理有蛲虫者, 给予驱虫治疗;
⑤若阴道有异物应及时取出。
而青春期前幼女由于卵巢功能开始活化,在体内雌激素的影响下出现生理性的白带增多,分泌物表现为清亮、透明、无味,,不引起外阴刺激症状,内裤有黄棕色污斑, 属正常现象,不必盲目治疗。
如何做好预防?
外阴炎是一种可防治的疾病,防治的关键是作好外阴的清洁工作,尤其是 6—12岁的女童,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和沐浴露,勤换内裤,不与他人混用个人卫生用品,不与父母同床,避免交叉感染,发现问题及时到专科医院就医。
同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托幼机构等公共场所要重视被、褥、用具、水、卫生间等清洁消毒工作,发现患病及早就诊。预防为主,早发现、早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