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2020最新突破 中医竟然治愈了肌营养不良吗?
原标题:肌营养不良2020最新突破 中医竟然治愈了肌营养不良吗?
肌营养不良归于先天性疾病,婴幼儿时期没有明显症状,一般比及3到5岁才会逐渐出现症状。肌营养不良,在发病前期会出现上楼梯困难、不能站立不能、走路时像鸭子,随着病 情加重,患者不能独立行走,卧床不起,肌发生痉挛。 肌营养不良症是指一组以进行性加重的肌无力和支配运动的肌肉变性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现在我们一起看看肌营养不良症到底有哪些类型。
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一些疾病的发生几率也越来越高,很多家长都很注意孩子的成长身体健康,如果孩子发生肌营养不良很多家长都非常担心。因为肌营养不良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往往家长们非常引起重视,那么必须正确的了解症状。最常见的肌营养不良有以下9种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Bekerer型肌营养不良症、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远端型肌营养不良症、远端型肌营养不良症、远端型肌营养不良症、眼咽型肌营养不良症、Emery-Dreifuss肌营养不良症。根据遗传规律,每种类型的肌营养不良症状表现都差异。
从现代西医病理上讲,肌营养不良是因为基因的缺陷结构的破坏,使肌细胞变性坏死而发病。那么肌营养不良症属于中医痿证范畴,早在两千多年前《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以生,故不用也”。根据本病的症状表现,证属脾虚,肝肾不足,气血虚弱,筋骨关节肌肉失养。肾亏则足跟痛,耳鸣,夜尿多;肝血不足则面色少华而晦暗,精血失养则四肢肌肉萎缩,脾胃虚弱则食欲减退。根据“肝肾同源”,精血互生之理,治宜温运脾肾,调补气血。痿证的病因病机与人的肝、脾、肾密切相联,而肌营养不良症又属痿证范畴,故治疗上均应从调理肝、脾、肾入手,加之本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而且以儿童为多见,所以更应当考虑本病为先天肾气不足。其次是大多数患儿均有偏食倾向,有一些患者缺乏微量元素“硒”。
先天不足肝肾亏损。先天禀赋之强弱,直接影响人的生、老、病、死。由于父母肾气不足,导致小儿禀受父母之精气不足是主要致病原因。腰为肾之府,先天肾之精气不足,不能荣养腰府,故小儿见腰背无力;肾精不足可累及肝阴之虚,肝肾阴亏,不能濡润筋脉而出现肢体无力,这也就是《内经》所言的“肝病则四肢不用”,阴虚日久可致肝阳上亢,肝阳化风,风动则摇,故可见患者走路左右摇摆如鸭步状。
后天失养脾气虚弱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及四肢。正常生理状态上,能过胃之受纳腐熟水谷,脾之运化功能,摄取营养精微物质,变化而为气血。脾脏健运,气血生化有源,肌肉筋脉,得其所养而筋健肌充,体健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中儿患者较多是因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加之先天之不足,脾气虚弱,脾失健运,不能生化气血,则气血亏虚不能濡养肌肉四肢,日见肌肉萎缩无力。
痰瘀互结留着肌肉脾主运化水湿,若脾气虚弱,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化生气血,面则酿生痰浊。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由于先天不足,脾肾气虚,久则气无力以推动血液运行渐至血瘀之证,痰浊血瘀互结,留着肌肉,阻滞经脉,日见局部肌肉假性肥大,肌肉增粗变硬。
总之,中医认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主要病因是由于禀受父母之精气不足,导致小儿肝肾亏损脾气虚弱而致,久则痰瘀互结,留着肌肉不去,形成本虚标实之复杂病机,虚可致实,实可伐虚,故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病理状态。由于肾虚,肝木失养,加之脾胃虚弱,土虚则肝木不荣,故横逆难制,遂成肝风,出现行走摇摆如鸭子步状,;肝木横逆,上以刑肺,中以乘脾,脾气虚,则四肢削瘦无力,神疲懒言;下以伐肾,导致气血阴液更加不足,导致患者下肢无力明显,不能久立,俯卧不便,形成恶性循环。久病不愈,日渐气血衰败,五脏俱亡,最后阴阳衰败导致死亡。
很多人说这个病不能治,其实不然,我们中医痿症之《复元奇方饮》治疗组在总结传统治疗基础上潜心研究遵循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理念,独创了中医痿症之《复元奇方饮》治疗肌营养不良症达到内外兼治标本兼顾扶正祛邪通脉,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秘制中医处方为患者是实施个性化的诊疗调脏腑行经络、益肝肾健脾胃,状先天之本培后天之源,使脏腑和阴阳平和,从而活化免疫系统,提高神经的传导敏感度激活受损的肌细胞,生肌起痿,强筋壮骨,从根本上治疗肌营养不良症。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经典案例
邵某,男,9岁,学生;
初诊日期:20018年6月15日;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状如下:四肢肌肉萎缩、行走困难5年多。患者18个月开始走路,以后良好。11岁时发热后出现四肢肌肉逐渐变细萎缩,行走困难。近年加剧,每易摔倒。倒后不能仰起,必须俯卧位用手支撑而立。后在贵州一人民医院,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曾服中药数10剂未见明显疗效。既往无家族史可寻。
初诊患者面色萎黄不华,形体消瘦,上臂、肩背、大腿肌肉明显萎缩,惟膝下肌肉粗壮,然膝软无力,行走呈鸭步,摇晃不稳。易摔倒,起立艰难,步履困难,纳谷欠佳,头晕怕冷.二便调。查体:体温36.5。C,脉搏75次/分,血压15.6/10.5 kPa,四肢近端双肩胛肌明显萎缩呈翼状肩胛,两小腿肚有假性肥大,无感觉障碍。颅神经检查(一),肌电图提示“肌源性受损”。脉象弦细,舌淡苔白润,体小。
诊断: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辨证: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气血生化之源不充,肌肉筋脉失养;
治则:益气养血,健脾补肾;
处方:中医之痿证之《复元奇方饮》疗法;
煎服朝夕各一次,每日1剂。
7月16日二诊:服药30剂,自觉体力增加,行动力增,近来摔倒次数明显减少,饮食转佳。二便自调。肌萎缩未明显见好,小腿肥大不用,系湿热下注之故,方加黄柏10g,以助苍术之力,再增龟板10g,以强益肾壮骨之功。
8月25日三诊:上药连进30剂。诸症显著好转,行走不再摔倒。步履较前有力,鸭行步态亦趋稳健,惟感上楼费力,此乃痼疾,肌肉之恢复,尚需后天充养,故从长计议,配药丸汤剂服用。药丸汤剂朝夕各一次,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