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灸3个穴位10分钟,降三高好轻松
原标题:常灸3个穴位10分钟,降三高好轻松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运动量的减少,得“三高”(即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人越来越多。
高血脂可以引发血管栓塞,高血压会引起脑出血和脑血管破裂,高血糖则导致糖尿病。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防止心血管病的第一道防线,就是减少“三高”和控制“三高”。
东济堂中医内科大夫们告诉小郎中:三高的预防并不难,总结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管住嘴迈开腿。
得了三高症,低油、低盐、低热量的饮食控制固不可少,身体调养也很重要。
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能够调畅阳明经的气血运行,发挥其平肝潜阳之功效。
此穴位于肘部,乃经气运行之大关,能通上达下,通里达表,即可清外之风热,又能泻内之火邪,是表里双清之要穴。
为什么说曲池穴是降血压的“良药”呢?
曲池穴是大肠经气血最旺盛之穴,同时它又属土。
所以刺激曲池穴,不仅可以疏通大肠下行之路,还可以祛脾湿,最终改善人体上实下虚之症,降血压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血压骤升时,可通过按曲池穴来放松神经系统,使呼吸逐渐均匀,心气平和,血压便可逐渐恢复正常。
平时也要经常艾灸曲池穴来平稳血压,达到预防高血压的效果。
配穴辅助:百会穴、太冲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是人体几条经脉交汇之处,也是阳气聚集的地方,加灸此穴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而太冲是肝经的原穴,艾灸太冲穴可调节人体气血,缓解血压问题。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燥热可伤津,虚火可耗液,津伤则气耗,气耗则液更伤。
古代调理消渴多用灸法,而且强调多壮数灸,《千金方》中就记载“消渴,咽喉干,灸胃管下输三穴各百壮”。
胃管下俞,又名胰俞,为经外奇穴,此穴位于背部当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即肩胛骨下约两指的地方。
艾灸胰俞穴在降糖方面有奇效,它又叫做降糖穴,经过临床验证,经常艾灸此穴有利于人体胰岛素的分泌,确实有很好的降低血糖、控制血糖的效果。
配穴辅助:阳池穴、三焦俞。
阳池穴可清热通络、通调三焦、益阴增液;三焦俞可利水通淋、清热利湿,两穴配合胰俞穴调理糖尿病,效果极佳。
在中医看来,高脂血症是体内“痰湿”过多引起的。
痰湿之所以不能排出体外,是脾运化功能减弱造成的。所以,血脂异常的人应注重健脾化湿,这是中医降血脂的关键所在。
丰隆,象声,轰隆打雷,艾灸此穴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
一旦痰湿排出体外,气血得以流通,血脂自然就能降低了,因此艾灸此穴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血脂、脂肪肝。
配穴辅助:足三里穴、悬钟穴。
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穴,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其经多气多血;
悬钟穴乃髓之会穴,为足少阳胆经经穴,加灸二穴,可补益气血、调和阴阳,从而恢复各脏腑功能,促使血脂下降或趋于正常。
很多老人对“三高症”不以为然,认为“能吃是福”,常常不顾体质盲目进补,平时也不注意养生保健,把小病、慢性病拖成了大病。
比如高血脂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很多人血脂高了也无从知道;
有的即使知道自己血脂高,也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理,在不知不觉中突发心肌梗死、脑梗死。
因此,家中有“三高症”的老人,一定要严格戒烟限酒,监督他们清淡饮食、适当运动。
温馨提示:身为儿女,要坚持为父母艾灸曲池穴、胰俞穴、丰隆穴,有效控制“三高症”,为父母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