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养生,重在补肾固阳!养好这一天,阳气充足一整年
原标题:冬至养生,重在补肾固阳!养好这一天,阳气充足一整年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12月21日,我们迎来了2020年最后一个节气——冬至,这一天也是数九寒的开始。
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无论是身处北方还是南方,冬至都是传统意义上养生的重要节点,此时精心调养、合理膳食、运动得当,可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冬至习俗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
祭天祭祖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都有祭天祭祖的习俗,家家户户都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贡品等。
祭祖的同时,有些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北方吃饺子
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冬至过后,也就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人们为了保暖,喜欢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比较常见的是,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另外,冬至吃饺子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名医张仲景。
南方吃汤圆
古诗有云:“家家淘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可以用来祭祖,还可以用来互赠亲朋好友,有团圆之意。
冬至饮食养生
节气运动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的阳气开始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因此,冬至这段时间是进补的最佳时间。
药补不如食补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冬季选用既美味又有补益作用的食物,进补效果更好。根据不同需求,可以选用不同的进补食材:
①需要温补
鸡、羊肉、牛肉、鲫鱼等,都是温补的好食材,非常适合怕冷、腰膝酸软的人食用,但注意不要过多食用,容易上火。
②需要阴补
木耳、黑枣、芝麻、黑豆、海参、猪脊等食材具有很好的滋补肝肾、填精补髓的功效,适合干燥、烦热、易失眠的人食用,但要注意脾胃不好的人不宜多吃,容易消化不良。
③需要平补
莲子、芡实、大枣、银耳、猪肝、山药等食材,性质温和,不偏不倚,几乎适合所有体质的人,一家老小都可以吃。
忌食辛辣肥腻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日常饮食还是进补的时候,都不宜吃泰国辛辣燥热、肥厚油腻的食物,容易诱发各种疾病。
常食坚果防病抗衰
虽然坚果的油脂成分多,但都是以不饱和脂肪为主,因此有降低胆固醇、治疗糖尿病、预防冠心病等作用。
坚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E,对防皱纹抗衰老都有显著帮助。而且冬季时节吃坚果,还不易上火。
一汤一菜一茶饮
第一汤:当归生姜羊肉汤
在阳气最弱的冬至前后,补肾阳是养生的主旋律。对一般人来说,温补肾阳主要通过药膳方式即可,最著名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就能很好地补气补血助阳。
羊肉一斤,当归一两,生姜二两。
做法:
当归洗净,用清水浸软,切片备用;生姜切片;羊肉剔去筋膜,放入开水锅中略烫,除去血水后捞出,切片备用;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黄酒,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即可加入食盐、葱等调味品食用。
第一菜:冬至姜母鸭
冬至炖锅姜母鸭,一来可以驱寒强身,二来能增加节日气氛。
做法:
“姜母”要选老姜,取一只碗,加入少许水,将老姜放在碗中研磨,磨出来浓汁就是上好的调味汁;把煸好的鸭子及姜汁一同倒入,另加入适量甘蔗、陈皮、黄芪、党参等食材,煨至鸭肉熟烂即可。
第一茶:干姜枸杞茶
中医认为,阳气的发源地在肾,肾藏精为生命活动提供原动力。人体与自然界有个相应的平衡,此时机体会出现阳气不足的情况,人自然就容易犯困。因此补肾尤为重要。
冬至节气的养生茶,推荐干姜枸杞茶。
做法:
干姜、枸杞各1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10分钟即可饮用;搭配几朵菊花,可避免上火。用于辅助治疗由肾阳虚衰引起的胃寒肢冷、腰膝酸软疼痛、倦怠乏力等症。
- 上一篇: 欧莱雅中国研发负责人高玉:科技元素决定中国市场产品的差异化
- 下一篇: 鱼肉可以预防心血管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