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寿命增长大都和科技进步有关,《中国新闻周刊》专访王骏教授
离开香港中文大学已有十六年,王骏还是习惯别人喊他“教授”。
2004年是王骏的人生“分水岭”。在这之前,他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和生物化学系任教,教学、科研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2004年,王骏在香港成立了基因港(香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多人的科研团队是公司的核心,其中大部分是他一手栽培的学生。
目前基因港已经成为全球唯一一间具备完整酶制剂产业链、且在该产业链所有主要步骤均拥有世界领先技术的公司,主要研发开发应用于药物和保健品的新型生物催化剂和创新生产工艺。
从大学教授到企业家,在王骏看来,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做学问”的本质,科研仍是他人生中最看重的事。但成为企业家,能让他坚守的信念成为现实。
“做科研要把所学、所研化为所用,否则就是‘浪费金钱’。”王骏说。
然而“所研”变“所用”并非一蹴而就。直到2017年,科研成果转化的理想才真正照进现实——王骏和他的团队研发落地的一项NMN商业化成果终于破圈,被人关注。
NMN(全称β-烟酰胺单核苷酸),是辅酶NAD+(全称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又名辅酶1)的前体。NMN是人体内源性物质,存在于西兰花、牛油果中,但含量极低,可以作为食品补充剂的一种选择。近年来,NMN已成为全球抗衰老药物/保健品领域中最热门的新产品。
彼时,依托全酶法平台技术,基因港在香港上线了第一代NMN商业化产品艾沐茵,相比于同期其他NMN产品,价格更低,且通过了美国食药监局(FDA)标准的GRAS安全认证。
艾沐茵也被戏称为“长寿药”,并被质疑“没有人体临床数据”“动物有效,人未必有效”,对此王骏有着超前认识,“做科研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可能一步登天,总要有人先试。”
王骏和他的基因港
“好看的”和“好吃的”
作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微生物代谢方向研究生、师从中国微生物学泰斗焦瑞身研究员的王骏,是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批选派留学生,也是上海地区最年轻的一个。
时间倒回1978年,20岁出头的王骏正面临出国攻读哪个专业。“当时数计算机科学和分子生物学最热闹”,王骏偏向更为火热的分子生物学,他认为这种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学科,更具备“改变”的力量。
王骏的这一观点师出有名,1965年中国科学家合成了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首先实现了蛋白质的人工合成。进入20世纪70年代,由于重组DNA研究的突破,根据人的意愿改造蛋白质结构的蛋白质工程已经成为现实。因此,王骏欣然选择了已设立分子生物学专业的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攻读博士学位。
读博期间,王骏结识了同一研究室一位思路颇为开阔的同事,他发明的定向进化要旨是,在实验室里科学家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求,模拟自然界生物演变历程,人为地设计和驯化生物催化剂,改造、塑造乃至创造前所未有的生物催化剂。
王骏解释,生物催化剂是利用酶或微生物细胞或动植物细胞作为生物催化剂进行催化反应的技术,如果能够被人为改造,那么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也可以被定向进化,或许能大力扭转当下酶法生产无法广泛应用的局面。“酶法合成具有工艺简单、产品质量高及绿色环保等诸多优势,但因合成技术成本高、不适应工业化生产的环境和条件要求、常常需要昂贵的辅酶(如ATP、NADA/和NADPH),一直没有实现产业化,只能是严重污染环境的有机/无机催化剂占主流地位。”
基因港香港科学园实验室
基因港要做的就是注重发现和开发具有新功能的新型酶制剂,实现高附加值产品大规模绿色生产。这就牵涉到科研与转化的关系,如果只是提出理论,无法商业化应用就不是真正的科研。这让王骏想起一件事,“威斯康辛大学有一个专利机构,鼓励教授和学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来获益,通过这种方式专利机构每年有五六亿美金收入,我就是靠着这个完成我的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