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NMN观察-关注中国抗衰老研究

NMN观察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产品评测 >

产品评测

糖尿病常伴心肾并发症

发布时间:2022-04-07 15:59产品评测 评论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负责人,现在强调疾病干预前移,因此,对于个人来说,首先要重视常规体检,一旦发现血糖高一点或者小便里面有微量蛋白尿,就要做健康评估,比如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金玮介绍。

理念方面,要提高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在一开始就要把血糖、血脂、血压都做到良好地管控。糖尿病、肾脏病人一定要按医嘱服药,不能随意停药。日常监测血压、血糖、心率、小便量等指标,可以及时提示病情的变化。此外,还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及时戒烟戒酒,控制体重等。

“从临床来看,糖尿病肾病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约有44%。”金玮教授强调,慢性肾病和2型糖尿病都会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因此,一旦确诊糖尿病就应重视慢性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而对于糖肾患者,更应重视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对此,金玮分享了一个小窍门,“心衰患者可以在家里放一个体重秤,每天固定时间至少秤一次,如果三天内体重超过4斤,这个时候要马上就医,需要进行药物干预。如果不能及时就医,可以自己加一点利尿剂,脚马上就不会那么肿了,可以避免急性心衰事件发生。”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指出,我国约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现已成为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中国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年版)》也指出,糖尿病肾脏病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及其相关死亡风险,并且心血管病是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糖尿病肾脏病确诊后应尽早进行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并积极开展综合防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金玮强调,“糖”“心”“肾”联系紧密,而且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患病时间越长,患者出现肾脏、心血管合并症的比例就越高。因此对于糖肾患者来说,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无疑对提升生存期大有裨益。

金玮表示,饮食方面,主要是要控制摄入总量,控糖、限盐,适量优质蛋白质,增加一些微量元素的摄入。一般不需要限制饮水,但有两个特殊情况要注意。一个是肾脏病人如果出现全身浮肿,就要请医生来作判断,可能需要适当地减少饮水摄入。另一个是对心衰患者来说,在急性心衰发作的时候要限制饮水,一天的饮水量要少于1000毫升。

糖肾患者,更要注重“心”管理

定期检查,风险早知道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指出,在2型糖尿病诊断之时,即应进行肾脏病变的筛查,以后每年应至少筛查1次。筛查内容应包括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血肌酐。

管理生活方式,预防并发症

慢性肾病作为2型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具有患病率高、知晓率低、预后差和医疗费用高等特点。同时,慢性肾病和2型糖尿病会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金玮教授介绍,对于已经明确诊断糖尿病和肾脏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对心血管风险进行评估。

她建议,心电图是最基本的检查项目,其次是心脏超声,每年至少做一次。同时,可以选择做颈动脉超声或冠脉CTA。无论是糖尿病还是肾脏疾病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都很高,因此要对血管进行评估。如果患者无明显症状,可以每年做一次颈动脉超声;如果患者有肥胖、抽烟、家族史等,平时有一点胸痛或者胸闷,可以做冠脉CTA进行排查,还可以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此外,糖尿病患者也需要每年查一次眼底,如存在眼底动脉硬化则要特别注意。

锻炼方面,运动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五驾马车”之一,每天都要做适量运动,散步、游泳、太极拳、八段锦都是很好的方式。如果不能做到每天,至少一个星期要坚持4天。但要注意适度,最好要在专业康复老师的指导下。

预防控制并发症的发生,除了及时筛查与用药外,也离不开生活方式的干预及管理。

目前2型糖尿病慢性肾病的预防和治疗主要聚焦于严格的血糖、血压控制,主要治疗药物包括α——糖苷酶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等降糖药物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2受体阻断剂(ARB)等降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