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含服是NMN最好的吸收方式?恐怕是断章取义了
最近有一种说法,NMN最好的服用方式是“舌下含服”,并引用了某些研究佐证,难免让人不知所措。难道口服的NMN都变成了几毛一克的NAM了?
看到这个想法,即使没做任何研究,也都会莞尔一笑:难道全世界研究NMN的科学家都是大傻子?据我所知,实验中给小鼠的服用方式是口服、或者腹腔注射(吸收方式如口服),人体临床中也都是口服;难道全世界的科学家都不知道舌下含服这个方式?
事实上,一些研究NMN的专家如哈佛的David Sinclair直接给了“nope”(不迷信任何专家,但这反映了一部分人看法)。
这项最新研究由国家健康研究所(NIHR)资助,发表在6月24日的JAMA Internal Medicine杂志上,通讯作者是Julia Hippisley-Cox博士,第一作者是Carol Coupland博士。
谣言的产生
NMN的动物实验通常采用腹腔注射(类似口服,便于控制计量)和口服NMN水溶液(便于给药)两种方式,很少通过静脉注射给药。我们得到的大多数关于NMN功效的结论都是基于最基础的给药方式:吃到肚子里。试图证明“舌下含服”最好的给的理由,大多都是“首过效应”让口服的NMN在血液里检测不到,真的如此么?
“首过效应”背了谁的锅?
常见的给药方式有: 静脉注射、口服、皮下、舌下、涂抹、直肠(肛栓了解一下?),选择哪种给药方式要根据吸收情况来定。涉及NMN有:口服、静脉注射、舌下含服。
口服
大多数药物口服后经胃壁或小肠吸收,依次进入小肠绒毛细胞和周围毛细血管,汇总后经门静脉入肝(这是肝解毒的原因之一),然后进入血液循环,流经各个靶器官发挥功能。其中有很多药物在“经门静脉入肝”这一步都会经历首过效应,一部分被肝脏代谢失活,导致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无法达到100%。
静脉注射
跳过了首过效应这一步,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舌下含服
原理类似静脉注射,但给药剂量更小(不然以后别挂吊瓶了,什么药都都舌下好了),吸收量有限,所以需要少量多次。
诟病NMN有“首过效应”的理由是NMN口服后“飞入血液看不见”,但是静脉注射也同样如此!事实上,无论静脉注射还是口服,血液循环中都无法检测到完整NMN分子的存在。静注后有NMN少量转化为NR,口服则未检测到NR。也就是说静脉注射和口服没有什么差异,而舌下含服是比静脉注射更差的方式。
综上,“舌下含服优于口服”的理论也是没有科学依据支持的,因为无论是口服还是静脉注射,NMN在体内的吸收分布过程还处于黑箱阶段,暂时只能通过器官中NAD+的含量和大量的功能性研究推测它的作用效果。
但无论何种补充方式,能提升NAD+的就是好方式。事实上,诸多实验表明NMN能够有效升高各个组织器官的NAD+水平,它转化NAD+的效率远远高于其他血液中浓度高的底物。血液循环中不存在NMN,不代表它没有效果,或许口服或者静注NMN后经历了更为复杂、具体机制不明的吸收分布过程。
NMN为何能提高组织器官中NAD+水平?推测可能原因有:
1、NMN被小肠上皮绒毛吸收后,可能通过微循环直接被某些靶器官利用。
证据一:
肠道内存在NMN的转运蛋白Slc12a8,Slc12a8蛋白会在钠离子的帮助下将NMN直接运输到细胞中,并迅速发挥作用,用于NAD+的生产;
证据二:
有些脏器能够直接利用NMN合成NAD+,例如静脉注射NMN能被肾脏直接吸收,肝脏直接吸收少许;同位素示踪结果证实:胞浆的NMN能够被线粒体利用,且完全不依赖于先分解成NAM再合成NAD+。
2、不同靶器官/细胞对NAD+前体的选择性是不同的。
有些脏器/细胞能够直接利用NMN,有些则需要先降解为其他中间体,如烟酰胺,然后再分布至特定的器官发挥作用(直接补充烟酰胺并不能高效地补充NAD+,实际上,老年人体内烟酰胺含量反而更高)。
证据一:
肌肉中采用500mg/kg大剂量注射NMN,主要被降解为NAM后再被利用;口服NMN后部分脏器难以直接吸收,但NAD+的含量在15min内迅速升高。
证据二:
不论采用静注还是口服,大脑中的NAD+几乎都是灰色或红色,说明大脑NAD+由本身脑中存在的NAM和循环系统交换而来的NAM合成,该结果一定程度指示了NMN难以通过血脑屏障。但实验结果证实补充NMN的确能够缓解阿尔兹海默病小鼠的疾病进程。
NMN最好的服用方式
无论哪种方式,只要能保证能提升NAD+就行。在这一点上口服、静脉、舌下没有太大差异。而只有首过效应高、剂量小、需要快速起效的药物才会制成含服片,给药量有限是它无法避免的缺陷。
舌下含服的除了增加“续命神药”的仪式感外,并没有看到额外好处。而宣扬舌下的朋友,要是断章取义还算无心之过,要是有的别的目的就其心可诛了。
参考文献
Liu, L., et 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AD Synthesis-Breakdown Fluxes. Cell Metab, 2018. 27(5): p. 1067-1080 e5.